當前位置 : 首頁 > 資訊中心 > 時政要聞
 

靈蛇獻瑞 春滿華夏——各地群眾歡度春節(jié)

  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題:靈蛇獻瑞 春滿華夏——各地群眾歡度春節(jié)

  新華社記者

  乙巳新歲啟,新春新氣象。

  1月29日,大年初一,從北國雪鄉(xiāng)到南部邊陲,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原野,大江南北,華夏大地處處洋溢著年味,澎湃著活力。

  “過年好!”人們互相送上新春祝福,在走親訪友中表達情感,在歡聲笑語中積蓄力量,在堅守中無私奉獻,用中國人特有的浪漫迎接新春。

   1月29日,市民游客在北京廠甸廟會感受濃濃年味。新華社記者 楊淑君 攝

  “大過中國年 喜迎四海春”“都城萬象煥新顏 京華春意樂大年”……在北京,地壇廟會、龍?zhí)稄R會、八大處新春廟會等,大年初一火爆開場,窗花、福字、剪紙、春聯(lián),年味大餐、年禮大集等,吸引了一撥又一撥觀眾。

  千里之外,云南永仁縣中和鎮(zhèn)直苴村,29日清晨,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,這個彝族村落變得格外熱鬧。

  年近六旬的彝族村民李秀花精心準備今天的“硬菜”——排骨燉山藥。“在彝族話里,山藥和肥沃同音,吃了它,寓意新一年土地更加肥沃,莊稼有好收成,日子越過越紅火!”她念叨著這份傳承已久的美好祈愿。

  放眼各地,活力風尚構(gòu)成一道道新春圖景。

  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里,冰雕在陽光照射下晶瑩剔透。冰舞臺上,演員們身著絢麗的服裝起舞,躍動的身影與冰景融為一體。

  “到哈爾濱感受特殊的冬天”,成為越來越多中外游客的選擇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冰雪大世界開園以來已接待游客超過200萬人次。

  “人們在這里許愿,或樸實、或浪漫、或雄心壯志、或溫情流露,愿每個人都能邂逅美好,奔赴嶄新一年。”來自臺灣的“95后”游客廖凡說。

  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(qū)內(nèi)體驗冰滑梯。新華社發(fā)

  在山東,濟南大明湖畔,明湖市集上舞龍巡游、鑼鼓秧歌等民俗主題演出熱鬧非凡;在山西,太原古縣城舉辦花燈會,花燈展覽、新春廟會、煙花表演、民俗表演爭相亮相;在廣西,環(huán)江毛南族自治縣陳雙村,壯、苗、毛南、漢等11個民族的群眾舞龍、吹蘆笙、跳蘆笙舞……

  感受中國年味,體味東方魅力——不少外國游客慕名而來。

  法國旅客克萊芒蒂娜從中老鐵路磨憨鐵路口岸入境,她滿是歡喜:“我聽到中國春節(jié)申遺成功,對這個節(jié)日充滿好奇。這次來中國會是一次非常棒的旅行。”

  濃濃年味,添彩美好生活。新式年俗,賦能“年”新活力。

  在內(nèi)蒙古呼和浩特博物院,觀看“靈蛇獻瑞——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聯(lián)展”的家長和孩子們排起了長龍。大家觀賞蛇形銅泡等文物,轉(zhuǎn)動蛇年大轉(zhuǎn)盤獲得祝福,在“金蛇狂舞”剪紙藝術(shù)前感受非遺之美。

  1月29日,游客在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游覽。新華社記者 許諾 攝

  走進安徽桐城六尺巷,各式各樣的年貨、手工藝品、地方特產(chǎn)琳瑯滿目,如夢似幻的新春燈組、特色手造非遺代表性文化展示等,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觀賞打卡。

  “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戶曉,我這次帶孩子來感受中華民族的謙讓美德。”從深圳回到家鄉(xiāng)過春節(jié)的李靜說。

  博物館“不打烊”,春節(jié)更有“文化味”。

  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壯族文化展廳,裸眼3D全息文物展示柜將珍貴館藏“乘騎水鳥飾變形羽人紋銅鼓”進行高清放大。游客可以通過觸摸屏幕、手勢識別等多種方式,與數(shù)字文物進行互動。

  “數(shù)字技術(shù),讓原本靜態(tài)的文物仿佛從展柜中跳躍而出,與觀眾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。”廣西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黃詩莉說。

  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線上也熱鬧。

  “鑼鼓響、腳板癢”,曾經(jīng)正月在街巷上響起的安徽歙縣瞻淇魚燈鑼鼓,今年節(jié)前就在網(wǎng)上“閃耀”。

  據(jù)抖音直播方介紹,瞻淇魚燈、提線木偶、苗族歌舞等民俗登上“村晚”直播間,吸引超572.7萬網(wǎng)友線上迎新春。平均每天約80場“村晚”直播抖音上演。

  新春伊始,帶著希望與夢想,再出發(fā)。

  一大早,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小溪村村民項繼青就忙著給家人準備早餐,寬敞明亮的廚房里,各類年貨依次排開,灶臺上一口大鍋正冒著熱氣。

  2024年6月,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遭遇強降雨,小溪村受災嚴重,不少房屋和路面被水毀。經(jīng)過半年多的災后重建,房屋被水毀的村民已全部搬進新居。“大家這么努力,我們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。”項繼青說。

  盾構(gòu)司機何曉波在駕駛室內(nèi)調(diào)試盾構(gòu)機參數(shù)。(劉芬攝)

  在北部灣畔的超長穿海盾構(gòu)隧道管網(wǎng)工程——廣西深海管網(wǎng)項目現(xiàn)場,中建五局上百名工程人員正在堅持施工。控制室內(nèi),盾構(gòu)司機何曉波緊盯壓力、扭矩等數(shù)據(jù),操控著“龍騰號”泥水盾構(gòu)機的推進速度、刀盤轉(zhuǎn)速、掘進姿態(tài)。

  “隧道早日順利洞通是我最大的新年愿望。”何曉波說:“新的一年里,我們的家和國,都會更好!”

新華鮮報丨乙巳大吉,迎春暖花開!

蛇年專屬福卡。(新華社發(fā),張曉嬌設計)

  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 題:乙巳大吉,迎春暖花開!

  新華社記者王立彬

  公歷2025年1月29日,農(nóng)歷乙巳春節(jié)。

  大年初一,歲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;一年之元,一月之元,一日之元。三朝三元,四季開端;人勤春早,迎春爭先。

  我們走出家門,去迎春暖花開。

  “過年”“春節(jié)”等的甲骨文寫法,成為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小程序、春聯(lián)微信群里的熱門話題,把我們帶回到春節(jié)原鄉(xiāng)。

  歲月流轉(zhuǎn),我們過大年,迎春節(jié),重建著與根脈的關(guān)聯(lián)。

  我國農(nóng)耕文明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,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根。從甲骨文到金文,“年”字就是上面一個“禾”,下面一個“人”,筆走龍蛇就是五谷豐登、人壽年豐;“春”字就是三個“木”一個“日”表意,以“屯”表音,寫出來就春陽撫照、萬木滋榮。

  乙巳年特種郵票圖稿,左為“蛇呈豐稔”,右為“福納百祥”。(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供圖)

  我們返鄉(xiāng)回家,迎春暖花開。

  從甲骨文開始,“鄉(xiāng)”“向”“饗”同源,就包含著相向而坐、一同進餐的含義。我們不遠千里,返“鄉(xiāng)”回家,相“向”而坐,一起“饗”年夜飯。象形、會意、形聲,橫豎撇點捺,方塊字里就是柴門犬吠,風雪歸人。即使人工智能數(shù)字化時代,依然是耕讀傳家的寫照。

  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(xiāng)下莊村,村民演舞獅迎新春。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

  我們在城市里,迎春暖花開。

  主要平臺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北京、重慶、成都、上海、鄭州、西安、廣州、武漢既位列為TOP10熱門目的地,又是TOP10的熱門出發(fā)地。從城市到鄉(xiāng)村、從鄉(xiāng)村到城市、從城市到城市,是城市化進程,是“反向春運”,是到城市旅游的農(nóng)民新客源、新消費,城鄉(xiāng)融合的新亮點。

  我們到南方去,迎春暖花開!到三亞去,潛水、游泳,看朵朵浪花;到西雙版納去,感受雨林萬物蔥蘢,木棉花開如霞。

  我們到北方去,迎春暖花開!到漠河看北極之光,到爾濱、長春、阿勒泰去,滑雪、賞雪、溜冰,感受霧凇樹掛,飛雪如花。

  春節(jié)臨近,瓊州海峽迎來過海客流高峰(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

  我們感受自然四季的開端,也重溫我們文明根脈的開端。春節(jié)鑼鼓里,有春暖花開、生命繁育的生機勃勃,也有“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”的生生不息。

  AI成了蛇年春節(jié)“最靚的仔”,幫我們對對子、寫春聯(lián),作旅行助手、幫無人駕駛、助視頻拜年……科技的靈魂仍然是感受春天、感恩自然、感悟創(chuàng)造,是千年不變的家國夢、萬里無阻的團圓情。列祖列宗、英烈先賢與我們同在,春節(jié)文化刻在我們的基因里,而且以天下大同的名義“開源”。

  多國留學生在天津感受春節(jié)民俗。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

  大海深處,春暖花開。

  珠江口,世界上唯一具備11000米超深水鉆探能力的大洋鉆探船“夢想號”,正忙著為即將到來的首航深海做準備。

  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,換裝升級的“蛟龍”號正準備春節(jié)后水池試驗,赴南海海試。

  中國春節(jié),對在南半球的中國大洋深海工作者,大年初一意味著春暖花開。“探索一號”科考船正搭載“奮斗者”號載人潛水器,在南半球執(zhí)行載人深潛國際聯(lián)合航次。

  大地深處,春暖花開。

  春節(jié)前夕,深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“超萬米科學鉆探技術(shù)與裝備”項目啟動,我國超萬米科學鉆探要達到國際領(lǐng)先,打造又一“國之重器”。

  藍天深空,春暖花開。

  今年春運預計人員流動量90億人次,自駕出行占比超80%。“回家的路”仍是北斗護航:覆蓋全球的北斗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,讓每一份出行路線都精準無誤。

  迎春節(jié)、過大年,里面有農(nóng)耕文明的生產(chǎn)方式,也有炎黃子孫的生活方式。我們奮發(fā)圖強、后來居上,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(yè)國,但是講究天人合一、順應自然、精耕細作的價值觀不變。經(jīng)過工業(yè)文明淬煉,古老的農(nóng)耕文明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(tài)文明中重生。

  大年初一,乙巳大吉。

  民間以正月初一日為“雞日”,雞被稱為五德之禽,具備文、武、勇、仁、信五德。

  “鐺鐺鐺……”悠揚鐘聲敲響零時,華夏大地迎來乙巳年春節(jié)。我們一起倒計時,這背后是北京時間的“心臟”——中國人突破封鎖禁運造出的世界最精確的原子鐘。

  在大紅春聯(lián)貼上空間站的時代,在中國科技為全球精確授時的時代,我們已經(jīng)不再靠雄雞報曉。

  但大年初一仍然是我們的吉日,一唱雄雞天下白,我們走進春天里。

  策劃:陳芳

  新華社國內(nèi)部出品



 
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村妓,亚洲国产中文字幕视频,亚洲人人玩人人添人人
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| 日本最新二区三区免费不卡区 | 婷婷色高清在线观看 | 亚洲中文字幕5g在线 | 尤物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|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|